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内资讯

大学生赋能文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探寻浮梁茶产业与三贤文化融合发展之路

(本网讯:黄雨轩、张泽灏)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结合景德镇浮梁县茶产业特色与浮梁三贤文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重要…

(本网讯:黄雨轩、张泽灏)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要求,结合景德镇浮梁县茶产业特色与浮梁三贤文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重要论述,景德镇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拟组建“三贤茶书院”,致力于深度研究浮梁地区的茶产业、茶文化,凝聚高校力量,助力浮梁地区茶产业文化融合发展。

景德镇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茶叙青心”实践队筹备与成立

2025年6月27日至30日,景德镇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组建“茶叙青心”茶叶文化暑期大思政社会实践队,赴浮梁县开展茶产业与茶文化创新融合发展调研,旨在推进浮梁茶文产融合发展战略落地。

实践队依托高校学术与人才资源,聚焦浮梁茶产业亮点挖掘及“浮梁三贤文化”深化研究,重点探究苏东坡、佛印与中国茶产业及文化发展的关联。同时计划联动全国“三贤”“东坡”文化聚集区,通过跨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产业联动,探索浮梁茶文产全国化乃至全球化融合创新模式。

组织分工研讨及制定工作计划   实践队供图

为确保调研成效,实践队科学分工,设历史文化研究组、产业调研组、市场调研组及宣传组,制定系统化方案。队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搜集文献,实地走访浮梁县文化馆、图书馆等机构,咨询专业人员完善调研路径。基于前期资料梳理,团队设计主题调查问卷,开展市场调研以提升参与度与质量。

期间,带队教师陈丽明、田嘉敏、彭雨佳召开培训会,解读方案并开展能力培训,强调调研的开创性与挑战性,要求队员以茶为媒传承文脉,助力浮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景德镇地区唯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师生,实践队肩负振兴浮梁茶的使命,将践行“自强不息,泽土惠民”校训,彰显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

组织召开工作复盘会议    实践队供图

茶叙青心实践队续探浮梁茶产业 深耕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

7月1日至3日,景德镇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茶叙青心”实践队继续深入浮梁县,聚焦茶产业传统技艺与现代发展融合开展调研。

在潘家茶园,实践队于省级非遗传承人潘齐顺指导下,系统考察传统采茶、制茶、品茶技艺。经指导教师陈丽明现场教学,队员深刻体悟手工制茶技艺中的地域智慧与人文精神,感受非遗传承中传统与创新的实践探索。

潘家茶园采茶实践   实践队供图

实践队先后走访昌南茶叶有限公司、江西合源春茶叶有限公司,考察机械化制茶生产线,学习现代工艺流程;专题研讨数字化管理系统,肯定其虫情监测、病情预警等智能化管理成效,结合传统生态经验提出融合管理建议。

为深化茶文化研究,实践队赴浮茶集团座谈,在陈强副总经理指导下了“天工”“群芳醉”等高端产品线的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随后访谈江西浮梁贡茶叶有限公司、瑶里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掌握“严台”品牌价值体系与 “崖玉” 品牌建设经验。复盘会梳理茶企品牌建设现状,重点研讨如何融合地域与陶瓷文化实施产品创新,依托生态优势打造认证体系,提升区域品牌集群竞争力与公信力。

浮茶集团专题访谈  实践队供图

浮梁贡茶叶公司负责人访谈   实践队供图

瑶里茶叶公司负责人访谈   实践队供图

“茶叙青心”实践队深耕浮梁三贤文化 探索茶与文化融合路径

7月4日至5日,景德镇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茶叙青心”实践队聚焦浮梁三贤文化,深入三贤湖文化景区、宝积禅寺、佛印故里等地,实地考察三贤雕像及文化展示设施。实践队在三贤公馆老舍茶馆设立调研点,针对消费者及游客开展“浮梁茶消费”与“三贤文化认知”专项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现有茶文化受众对三贤文化认知度有待提升,非茶饮群体则对三贤文化具有较高接受意愿。

三贤雕像实地考察  实践队供图

宝积禅寺实地考察  实践队供图

佛印故里实地考察  实践队供图

围绕“三贤 中佛印“禅茶一味”思想,实践队拜访景德镇市作家协会主席江华明。江主席指出,茶文化作为中华礼仪文明重要载体,在文化传播与国际交往中发挥桥梁作用,兼具文化传承与社会联结功能。

通过此次调研,实践队深化对茶文化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的认识,坚定以青年力量弘扬茶文化,助力文明交流互鉴,展现礼仪之邦文化魅力的责任使命。

景德镇市作协主席访谈  实践队供图

“茶叙青心”实践队赴河南郏县交流 深化东坡文化与茶产业融合研究

7月6日至8日,景德镇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茶叙青心”实践队历史文化研究组应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文化广电旅游局邀请,赴郏县开展“三苏文化”交流调研。此行旨在探寻东坡文化与茶文化、产业的融合历程,促进浮梁与中原地区的茶文产交流,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

在郏县文旅局同志陪同下,研究组走访三苏园、三苏祠,了解“三苏” 生平成就,观摩东坡碑林手迹拓片及历代名家书写的苏轼诗文。与郏县文旅局工作人员深度探讨时,产业股股长李亚峰谈及东坡生活态度与茶的关联,称其坎坷中乐观的精神与对茶的理解相通。

三苏文化实地调研  实践队供图

实践队文化研究组受邀参加 “郏县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研讨会”,县文广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仝军教等出席。会上强调要结合历史文化挖掘民俗魅力,推动非遗与文创结合,强化文化与市场对接,开发年轻化、科技感文创产品。景德镇学院茶学教师田嘉敏提出,郏县与浮梁同为茶瓷胜地,愿助力两地以 “三苏文化”“三贤文化” 为交点,实现文产协同振兴。团队还与当地 “金镶玉”“钧瓷” 等非遗传承人交流合作模式。

参加郏县非遗研讨会  实践队供图

此外,研究组走访郏县 “金镶玉”“东坡饼”非遗传承人,探讨“东坡文化”赋能产业的做法。拜访平顶山学院常民强教授,深入交流东坡文化与茶的联系,其观点获高度肯定。常教授建议追寻东坡足迹,结合茶器与百姓茶生活研究,以茶为媒传承文化。

与“金镶玉”非遗技艺传承人交流  实践队供图

最后,实践队受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现场观看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民乐暨东坡诗词大家唱专场,在诗词与乐声中感受东坡文化魅力,更坚定推动“浮梁茶”与“东坡文化”“三贤文化”融合的决心。队员表示,此次交流加深了对东坡文化的理解,激发创新灵感,未来将推动两地文产深度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彩。

前往平顶山学院访谈常民强教授  实践队供图

参加东坡诗词音乐会  实践队供图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全体队员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家一致表示,将切实把实践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未来,团队将立足专业知识,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有机衔接,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2-15531-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