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乡村振兴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博济爱康”实践团“三下乡”实践: 校地共绘振兴图 青春实践暖小江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清远市阳山县共同开展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与清远市阳山县共同开展的“双百行动”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2025年7月3日至9日,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保健学院“博济爱康”实践团第三次奔赴小江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形成“帮扶-跟踪-优化”的可持续服务模式,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古法八段传薪火,小江学子练真功

  图为实践团与小朋友们一起练习“八段锦”

  7月3日下午,实践团抵达小江后,便立即前往小江中心小学为小朋友们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实践课。“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操场上实践团成员带头为小朋友们展示了八段锦,并对每一个动作进行了动作要领分析和具体功效讲解。

  为进一步加强推广优秀传统文化。7月4日上午,实践团为小学教师团队进行了八段锦教学培训。以此来助力“八段锦”这一文化之花的落地生根。

  图为实践团为小学教师团队进行了八段锦教学

  “朝华惜时”是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康复保健学院精心打造的党建品牌活动,本次古法八段锦的宣教活动,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更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脊梁挺立护健康,筑梦未来助成长

  图为师生们一起做“脊柱健康操”

  7月3日下午,实践团聚焦儿童脊柱健康,深入小江中心小学开展科普宣传与实践服务。通过趣味讲座、互动体验等形式,向孩子们传授“坐如钟、站如松”的正确姿势,示范科学背包、运动锻炼的方法,并结合《脊柱健康小卫士》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脊柱侧弯的危害与预防知识。

  同时调研发现,儿童不良姿势习惯普遍存在。家长对脊柱健康认知不足,部分孩子已出现驼背、高低肩等早期症状。为此,我们联合当地学校推行“护脊打卡计划”,教授小朋友们"五点贴墙"自测法;鼓励每日规范姿势,教授简单护脊拉伸操;推动家校社协同,建议设立“健康小管家”监督岗,形成常态化保护机制。

  活动累计覆盖500余名儿童及家庭,有效提升当地家庭健康意识。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完善“预防-筛查-干预”体系,用专业知识为祖国花朵的茁壮成长撑起“保护伞”。

  护齿养龈润童心,岐黄药香传国粹

  图为香囊制作环节

  7月7日上午,“博济爱康”实践团走进小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健康科普进课堂”为主题,为当地儿童开展口腔健康与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用“药香”与“知识”为童年成长添一份温暖守护。

  在口腔健康课堂上,实践团成员化身“护牙小老师”,通过动画演示与模型操作,重点科普了"巴氏刷牙法",并带着孩子们用软毛牙刷现场练习,提醒“每3个月换一次牙刷”的小常识。而在中医药科普环节,则更具文化趣味。实践团成员向小朋友们展示艾草等药材,并开展闻香识药活动。同时教授合谷穴等按摩法,并分享了绿豆汤、酸梅汤等防暑食疗方的家庭做法。

  图为小朋友们在展示“洗手操”

  两场活动覆盖80余名儿童,从“会刷牙”到“懂中药”,用趣味互动播撒健康种子。实践团表示,后续将联合学校开设“健康小课堂”,让科普知识真正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直播带货进小江,助农增收茶笋香

  图为实践团直播时刻

  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决策部署,实践团于7月5日在小江镇下坪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新媒体助农”直播活动,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活动通过新媒体平台推广,重点推介蜂糖李、玉米淮山羹等特色农产品,通过详细讲解产品特性及营养价值,并设置现场展示、试吃等互动环节,有效提升产品知名度。

  本次活动特邀“粤北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蔡能强开展专业市场分析,为农产品营销提供建设性指导意见。同时创新了农产品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实践团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杏林学子送健康,义诊温情暖小江

  图为实践团为当地居民测量血压

  图为公园义诊

  为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号召,实践队于7月6日至8日在小江镇开展为期三天的公益义诊活动,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切实为当地居民提供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

  本次义诊涵盖推拿诊断、物理治疗、健康咨询等多个项目,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例如,针对中老年群体常见的肩颈腰腿疼痛,医疗团队运用专业推拿手法缓解症状,仅7月6日下午在村委会服务80余人次;在7月7日的小江集市中,团队结合物理治疗技术,为长期劳作的农民提供肌肉放松和关节调理,同时现场进行科普宣传,有效提升居民健康意识。7月8日在卫生院的集中诊疗中,团队重点筛查慢性疼痛和运动损伤,并给予科学康复指导,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此次义诊活动深入基层,分别在小江镇村委会、集市、卫生院及公园多点开展,服务时段覆盖早、中、晚,确保不同作息人群均能受益。实践团成员们以专业的技术和热忱的态度,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活力。

  医路调研访民情,青春助力护脊行

  图为实践团深入基层,走访

  围绕基层医疗卫生需求与脊柱健康问题,实践团开展为期7天的专项调研。团队采用“线上问卷+实地走访”双轨模式,累计收集有效问卷200余份,重点走访30余户有慢性病史的家庭,并结合专业优势推广“八段锦”养生功法,以青春智慧助力健康乡村建设。

  红色足迹映初心,青春使命铸忠魂

  图为师生们走进革命遗址学习革命精神

  图为实践团走访老党员

  7月3日至9日,实践团赴阳山县小江镇开展红色文化学习活动。团队先后走访阳山武装起义发生地和小江镇政府,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开展微党课等形式,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在起义发生地,队员们瞻仰纪念碑,学习1948年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事迹;在镇政府红色展厅,调研当地红色资源保护现状。活动期间,团队还慰问了抗战老兵,记录口述历史。此次活动让青年学子深刻感悟革命精神,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在阳山革命根据地的合影

  图为实践团在小江中心小学合影

  在小江镇人民政府和广州市乡村振兴驻小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持续推动下,实践团的帮扶工作不断深化,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参与、群众受益”的良性机制。为充分肯定实践团的突出贡献,驻镇工作队特别向团队赠送了“三载帮扶送健康博济爱康暖小江”的锦旗,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对过往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未来的期许。未来,实践团将继续秉持初心,深化校地合作,为阳山县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春智慧和力量。(供稿:郑震豪彭富森 张佳仪)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16-15782-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